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做好“全面体检”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呈现新特点新趋势

2024-01-05 16:3110890
人民网北京1月5日电 (焦磊)跨入新年的第一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全国210万普查员将深入企业商户、走访大街小巷,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实现对116万个普查小区的数据采集登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国民经济的“全面体检”和“集中盘点”,对于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次全国经济普查在沿袭此前四次普查的基础上,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普查工作的与时俱进,更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数据采集和应用的深度思考。
 
新增“三新”经济统计 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在内容上,本次普查新增了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普查内容。
 
具体而言,“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近年来,“三新”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超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
 
专家表示,普查把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三新”经济作为普查内容,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些产业的规模、结构和特点。这为我国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制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除了新增对三新经济的普查,本次经济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投入产出调查是一项经国务院批准的,自1987年起每五年(逢2、逢7的年份)开展一次的大型基础性统计调查,通过投入产出调查收集国民经济每一个行业、每一类产品投入与产出的数据,可以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量化国民经济结构和重要比例关系。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虽然目的不同,但组织流程相似,在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存在重合,在相邻年份相继开展调查既增加基层负担,也不利于调查数据的协调应用。
 
国务院经普办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刘文华表示,在同一年份统筹开展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是新时期我国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更好了解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更好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协调衔接。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
 
首次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意味着普查范围更广泛、内容增多、工作难度加大,需要协同参与的部门更多。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OCR(光学字符识别)等科技手段正被广泛应用,助力普查效率提升。
 
刘文华介绍,新形势下,普查对象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行为更加灵活多变,普查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因此,本次普查更加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部门行政记录、大数据手段在普查数据采集和审核中的作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协助查找普查对象,应用手持电子终端、自主填报等方式丰富普查手段,着力提升工作质效。
 
在过去,一叠叠纸质表格要送上门让企业去填写,后续整理难度较大。本次普查全面支持网上填报、现场采集、自主填报、部门报送等数据采集需求,首次采用微信小程序采集数据,提高数据采集便利性。此外,通过行业智能赋码软件,应用扫描电子、纸质营业执照二维码和OCR识别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普查效率。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力提升了海量普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效率,并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原则,把“牢牢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普查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把握源头数据质量。采用入户采集、自主填报、部门报送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普查对象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环节人为干扰。加强普查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普查人员业务能力和调查水平,夯实普查工作质量。
 
严格数据审核检查。强化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功能,对普查数据进行在线“即采即审”,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多种分析方法开展验证评估。统一组织事后质量抽查,抽取一定比例的普查对象进行数据检查,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严肃普查法纪。严明普查工作纪律,落实普查责任,将相关部门和各地普查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统计督察。落实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肃查处普查违纪违法行为。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国农网一图读懂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

0评论2025-03-061790

全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5年1月1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做好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

0评论2025-03-061134

2024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按收入来源

0评论2025-01-181336

2024年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

0评论2025-01-181250

赵同录: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一、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四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0评论2025-01-181125

王有捐:2024年CPI基本稳定 PPI低位回升
202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内需、稳外贸、优结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消费领域价格基本稳定,生产领域价格低位回升。一、消费领域价格基本稳定CPI同比总体平稳。2024年,国内消费市场供给总体充裕,CPI上涨0.2%,涨幅与上年相同。分月看,受春节错月影响

0评论2025-01-181045

重磅!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

0评论2024-02-061872

探索森林城市建设模式 为世界城市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森林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治理的重要抓手,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体现,建设美丽中国要在城市率先实现。在国家林草局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表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城市生态建设研究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推动我国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人居环

0评论2024-01-051136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保持较快恢复态势。随着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也明显加强。随着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叠加岁末等消费旺季的拉动作用,四季度消费有望继续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

0评论2023-12-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