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季度涉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降超六成

2025-04-04 16:431190
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持续净化 
 
原标题:一季度涉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降超六成
今年以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秉持“长牙带刺”的监管执法原则,通过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快、准、狠打击,持续净化市场环境。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官网统计,今年一季度,三大证券交易所总计针对95家A股上市公司的112起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监管措施,相较去年同期,涉事公司数量下降63.18%、违法违规行为下降63.04%。
 
从内容来看,交易所一季度精准锁定公司内部治理缺陷、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短线交易、未履行承诺等一系列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严监严管”要求,以有力举措筑牢“强本强基”基石。
 
直指四类违法违规行为
 
年初,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部署全年重点工作时提出,“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在此背景下,三大证券交易所切实发挥好一线监管职责,针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果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举措。
 
具体而言,在三大证券交易所已实施的112份监管措施中,涵盖43份监管工作函、26份公开谴责、23份通报批评、12份监管警示和5份公开认定期限内不适合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的纪律处分,以及3份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监管措施。其中,5份公开认定相关人员在期限内不适合担任董监高的纪律处分,主要源于相关公司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以及部分公司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担保等严重违规行为。
 
从监管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层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已采取的监管措施中,多达50份直指这一领域。其主要问题涵盖资金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合规、公司“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存在缺陷以及财务报告虚假记载等。
 
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紧随其后,有42份监管措施与之相关。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在经营、交易、财务状况、重大诉讼和仲裁等信息披露方面存在未完整披露、未及时披露、未按规定披露以及未准确披露等情况,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损害投资者知情权。
 
此外,在一季度,未履行承诺(涉及16份监管措施)以及短线交易(涉及12份监管措施)等问题同样较为显著。与过往多为未按商业约定履行承诺不同,今年一季度,未履行承诺问题主要聚焦于未履行回购、增持承诺。部分上市公司在发布回购或增持计划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切实兑现,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以及市场的稳定预期。
 
两方面入手精准化监管
 
事实上,从三大证券交易所一季度采取的监管措施情况来看,不论是涉事公司数量,还是违法违规行为相较去年同期及2024年第四季度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一系列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正持续净化。这主要得益于一线监管部门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不断提升监管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和打击违法行为的精准性。
 
一季度以来,监管部门继续秉持上述工作原则,切实在严监严管中体现监管温度和投资者保护的实效。具体来看,在“抓早、抓小、抓苗头”方面,监管部门一旦捕捉到可能引发违法违规行为的早期信号,便立即给予警示督促。例如,3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针对某上市公司还未聘请2024年年审会计师的行为,下发监管工作函督促其尽快聘请年审会计师。
 
此外,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例如,3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一则监管警示。内容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梳理媒体报道发现,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外发布不实信息,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的情况,进而对公司实际控制人予以监管警示。
 
在“打大、打恶、打重点”方面,监管部门针对涉及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恶性案件,进行重点排查与严厉打击。同时,对于“首恶”,即那些在违法违规行为中起主导、关键作用的核心人物,监管部门更是依法依规顶格处罚,绝不姑息迁就。
 
这从交易所对于虚假记载采取的监管措施可得到印证。数据显示,一季度,针对5家存在年报虚假记载行为的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不但给予公司通报批评或公开谴责等措施,还对涉事公司核心人物予以公开认定在期限内不适合担任董监高的纪律处分。
 
康德智库专家、泰和泰(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融证券业务部副主任唐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监管加强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行为,通过高额罚没款、市场禁入等手段强化市场秩序,维护了公平交易环境,提高交易活跃度,同时,增强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监管机构将继续以严格监管、风险防控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激励上市公司重视公司治理与规范操作,净化市场环境,改善市场生态。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农业农村部:要保持区域协作帮扶力度不减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方经纶)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近日,全国区域协作帮扶工作会议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召开,交流区域协作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保持协作帮扶力度不减,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加强项目资产管理,细化服务办好实事,为守底线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会议提出

0评论2025-04-1042

国家认监委:汽车芯片认证体系再升级 五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获批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国家认监委批准《汽车芯片认证审查 通用技术要求》等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进一步完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质量强链交流推进会,发布首批

0评论2025-04-1022

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9.5 发展预期明显改善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0.5点。其中,分项指数7升1降,分行业指数5升1平2降,分区域指数全面上升。企业高开工率继续上升。对样本企业开工率调查显示,一季度,完全开工的企业50.4%,比上季度上升11.0个百分点;开工率在75%

0评论2025-04-1028

国家统计局:3月CPI同比降幅收窄 核心CPI回升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这主要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

0评论2025-04-1039

国家统计局:3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5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下降0.4%,服务价格上涨0.3%。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4%。其中,

0评论2025-04-1032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
原标题:一季度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刘垠)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呈现创新动能不断积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力推进等亮点。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0评论2025-04-1033

红利指数再“上新” 年内发布数量同比大增200%
原标题:红利指数再上新 年内发布数量同比大增200%4月9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指数)正式发布中证A500红利指数、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和中证A500红利增长指数,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标的。今年以来,红利指数上新呈现显著提速趋势。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4月9日,年内已累计推出27条红利指数,同比增长2

0评论2025-04-1014

夏粮主产区高质量推进春耕生产 共同绘就夏收好“丰”景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其中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当前,多个夏粮主产区高质量推进春耕生产,合力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共同绘就夏收好丰景。夏粮好不好,春灌是关键。春灌是决定粮食增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眼下,河南省8500万亩小麦进入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在驻马店市汝南县的麦田里,种粮大

0评论2025-04-1025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答记者问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答记者问。问:据悉,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延期75天,暂不实施美相关法律。请问商务部有何评论。答: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中方重申,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

0评论2025-04-1011

商务部:积极扩大进口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郝帅)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白皮书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美货物贸易差额既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两国比较优势和国际分工格

0评论2025-04-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