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地专项债“自审自发”改革试点落地 发行节奏有望加快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从深圳市财政局获悉,深圳专项债“自审自发”改革试点于近日成功落地,首轮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达76.76亿元,平均利率保持全国最低,资金广泛投向民生、产业、新基建等领域。
此前,地方上报的专项债项目,需要经过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审核通过后才能发行相应债券。不过,去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专项债券项目审核权限,选择部分管理基础好的省份以及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的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
根据《意见》,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安徽省、福建省(含厦门市)、山东省(含青岛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四川省,以及河北雄安新区。试点地区滚动组织筛选形成本地区项目清单,报经省级政府审核批准后不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可立即组织发行专项债券,项目清单同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
“‘自审自发’机制减少了审批流程,将提高试点省区专项债券的融资效率。”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杨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除深圳外,今年2月27日,厦门市成功发行2025年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6.15亿元,标志着厦门市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悉,此次发行的166.15亿元专项债券涵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新型基础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等领域共64个项目。
另外,3月份,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这也是试点地区中首份详细披露的“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各地“自审自发”陆续落地,提高了专项债项目的申报和审核效率,同时,“自审自发”有利于试点省份自主灵活安排专项债资金使用,也有利于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效率提升,带动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
冯琳认为,随着“自审自发”改革试点的不断推进,加之当前财政政策加力扩内需的必要性加大,预计4月份起新增专项债发行将逐步提速,二季度发行量有望达到1.5万亿元左右,比一季度增加逾5000亿元。
创新驱动存储产业升级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而数据存储能力(简称存力),作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技术命题,更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撑。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
0评论2025-04-18159
业界聚焦智能制造人才建设 助力制造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夏晓伦)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当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一环,如何适应智能制造的新需求,实现人效跃迁,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加
0评论2025-04-1846
工信部:对10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增信帮助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王仁宏、方经纶),一季度,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国务院新闻办4月1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中小企业的痛点和难点,着力推动两优化、两促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组织对10余万家
0评论2025-04-1867
6部门: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聚焦居民消费重点领域、重要时段,结合落实扩消费重点任务和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举办各类特色活动,通过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
0评论2025-04-1837
深化产业合作 共享智能红利
中国与东盟共筑AI合作新生态原标题:深化产业合作 共享智能红利近期,一款中国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澜沧江湄公河地区油茶有害生物智能识别程序,在越南义安省、泰国清莱府等地广受欢迎,当地农户称其为油茶种植的守护者。遇到了油茶病虫害问题,当地农户就会打开应用拍照上传图片。在短短3秒内,他们就能获取识别结果及相应的
0评论2025-04-1837
多地出台产业支持政策 竞逐“人工智能+”赛道
原标题:多地出台产业支持政策 竞逐人工智能+赛道本报记者 张芗逸近日,《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杭州培育形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大模型2个,具有行业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25个以上。随
0评论2025-04-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