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粮食丰产有哪些“水密码”?

2025-05-21 17:18140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有的地方出现秋冬春连旱的罕见天气,影响着粮食安全。如何发挥灌排工程体系作用,提升抵御干旱的能力?怎样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粮食丰产背后,有哪些“水密码”?
 
抗旱保丰收,及时灌溉是关键
 
 
 
种粮大户张夏在田间劳作。受访者供图
 
午后的关中平原,烈日炙人。在渭南市临渭区故市镇板北村,汩汩水流顺着灌渠涌入麦田。34岁的种粮大户张夏手持铁锨引导水流,黝黑的脸庞淌着汗珠。
 
“这是今年浇的第三水,水源保障太给力了!”张夏高兴地说,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绿油油的麦田一派生机。
 
张夏种植的600亩小麦位于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该灌区是陕西省12个大型灌区之一,灌溉范围覆盖西安、渭南两市6个县区,有效灌溉面积113万亩。
 
“从正月初六至5月13日,渠首引水1.4亿立方米,比往年多了近一倍。”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总规划师、灌溉科科长韩延安说,通过长时间稳定供水,确保灌区大旱之年无旱象。
 
“今年灌溉浇水可立了大功!”在河南省获嘉县冯庄镇屯街村,村支书郭希明感慨地说,今年天旱雨水少,村里3000多亩地全靠人民胜利渠引黄河水灌溉,由于水浇得及时,“收成差不了。”
 
类似的场景,同样在安徽、广西、山西等发生旱情的省区上演。“有收无收在于水”。应对旱情,及时浇灌是关键。
 
调度黄河流域刘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骨干水工程加大下泄,保障沿黄河省区抗旱用水需求;调度长江流域三峡水库加大日均出库流量,为湖北沿江地区取水创造条件……
 
面对旱情,水利部调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确保抗旱用水需求。截至5月下旬,全国春灌面积近4亿亩,春灌工作已近尾声,为夺取夏粮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现代化灌区建设,告别“望天收”   
 
 
 
俯瞰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试验研究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地处河南省新乡市的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试验研究基地,12块均为0.01亩紧紧相邻的实验地块,见证了不同灌溉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变化。
 
5月中旬正值河南小麦生长的灌浆期。从无灌溉逐渐到充分灌溉,小麦也从低矮枯黄逐步过渡到粗壮绿油。
 
“实验直观反映灌溉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端详实验地块的麦苗,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常务副站长刘战东说,灌溉对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有水无水“两重天”。
 
我国耕地灌溉面积超过10.8亿亩,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大中型灌区亩均产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到2倍,是旱地的2.5到3倍。”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表示,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灌区建设,设施先行。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沣西干渠胜天支渠,老旧的水闸被拆除重建,新修的护砌给渠道披上“铠甲”……昔日淤塞老化的支渠如今面貌一新。
 
“这得益于安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叶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万汉亿说,“改造后提升了渠道输配水能力,推动‘小田改大田’,使过去的‘巴掌田’变成了高产田。”
 
广西百色水库灌区工程正式通水、河南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正式试通水、宁夏青铜峡灌区启动现代化改造工程……“十四五”以来,我国现代化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耕地灌溉面积持续增加,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了水利基础。
 
加快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筑牢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石
 
 
 
陕西华阴市华西镇农垦农场正在作业的卷盘式喷灌机。受访者供图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最大节水潜力所在。
 
陕西省华阴市华西镇农垦农场麦田里,机器声隆隆作响,几台大型卷盘式喷灌机开足马力,均匀旋转喷洒出道道水线,滋润干旱的土地。
 
“这片地块大概有2万亩,属于港口抽黄灌区。”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陶续莹细算了笔经济账:“过去灌溉小麦一亩地用水在95到100方,如今使用卷盘式喷灌机,不仅亩均节水60方左右,还省时省人工……”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8%的人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生产,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体系。
 
在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调度中心的电子大屏幕上,轻点鼠标,灌区水情、雨情、墒情和水闸控制等各类数据尽收眼底。
 
“我们以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为牵引,实现了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和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加快推进灌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局长吕平介绍,目前灌区来水预报、需水预测、供水调度等更加科学、精准、可靠,供水计划编制时间由原来1—2周缩短为几分钟。
 
用更少的水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刘战东追求的目标。作为科学灌溉制度体系的试验场,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研制的水肥一体化精准高效利用技术于2021年起在我国新疆、河南等地推广应用,测产结果表明,冬小麦增产18%,夏玉米增产33%。
 
“目前,全国共建成167处灌溉试验站,在作物需水规律试验、灌溉制度研究、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刘战东说。
 
农业节水增效,农民积极性必不可少。杨荣新是获嘉县冯庄镇农民用水户协会会长,管着镇上3万多亩耕地的灌溉供水调度。“用放心水,交明白钱,”杨荣新言简意赅。冯庄镇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以往的无序争水转为有序浇水,不仅用水纠纷大为减少,也更省水了。在今年干旱年景,农业节水尤为重要,农户按节水灌溉制度有序浇地,抗旱用水总体有保障。
 
“截至2024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6.38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许德志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提高到2024年的0.58,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02立方米下降到347立方米,实现了灌溉面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破痛点聚合力 专家建言“金融活水”助力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民营经济正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专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构建多方协同的金融服务生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服

0评论2025-05-2126

破痛点聚合力 专家建言“金融活水”助力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民营经济正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专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创新金融产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构建多方协同的金融服务生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服

0评论2025-05-2128

水利部:“龙舟水”期间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信息中心会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西等水文部门的研判,龙舟水期间副热带高压面积略偏大、强度略偏强,南海夏季风暴发略偏晚,珠江流域降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其中西江接近常年,北江、韩江略偏多;珠江流域大部气温偏高,强对流活动旺盛,局地暴雨多发频发;北江可能发

0评论2025-05-2116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段时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这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宏观政策成效如何?后续又会出台哪些支持政策?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我们看到

0评论2025-05-2122

陪伴机器人托起幸福“夕阳红”
原标题:陪伴机器人托起幸福夕阳红在北京市朝阳区68岁退休教师刘阿姨家中,机器人小丽一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准时叫刘阿姨起床;为洗漱的刘阿姨播报新闻、天气;播放八段锦视频,陪她一起健身这个约一米高的小机器人为刘阿姨的退休生活增添了活力。小丽是一款服务老人的陪伴机器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

0评论2025-05-2124

低空经济正向万亿元级新蓝海挺进
原标题:低空经济正向万亿元级新蓝海挺进近年来,低空经济犹如一颗璀璨新星,迸发出惊人的发展活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5月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2%和29.3%,大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分析及

0评论2025-05-2132

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
央行: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原标题: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用好用足存量和增量政策本报讯 (记者刘琪)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落地见效,支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实体

0评论2025-05-2112

各地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就绪 预计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李栋)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首战,做好夏粮收购事关种粮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油菜籽零星上市,各地夏粮收购工作准备就绪,旺季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有关部门调度情况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部分夏粮主产

0评论2025-05-2117

世界寻找确定性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共识不断扩大
原标题:世界寻找确定性 中国资产向上重估共识不断扩大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中国资产正日益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一个稳稳的中国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兴业的沃土,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议话题,这个共识正在不断扩大。5月1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沙雁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0评论2025-0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