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养殖业发展中,品种的选育、饲料的配方、生物制品和药物的研发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客观上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由于养鸭业饲养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再加上品种、饲料、疫苗药品等方面有保障,养鸭业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养殖场越来越多。随着养鸭业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养殖户对养殖技术的渴求越来越迫切。笔者现将多年实际工作中对肉鸭的健康养殖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在实际生产中参考。
1 选造合适的鸭舍
鸭舍地址宜选择地势高、环境干燥、地面平坦、阳光充足、座北朝南、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无噪音,远离交通主干道、居民点、学校、厂矿、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靠近溪流、湖滨或较大的山塘、水库的坡地。鸭舍的建造应据规模大小具体而定,以每群500 只计算,可建成长10 m、宽6 m、北墙高2 m、南檐高2.2 m、顶高4~5 m的鸭舍。应设有通气窗,留足窗口,保证冬能保温夏能防暑。根据具体情况,还可附设一运动场,运动场的面积应为鸭舍面积1.5~2倍,地面应平坦、坚实,具有20度左右的坡度。水面四周用网或栏栅围住以便管理。
2 引进健壮的雏苗
雏鸭必须来源于正规种鸭场的健康种鸭。引种时,应查看种母鸭疾病免疫记录。种母鸭在产蛋前应免疫接种鸭瘟、禽霍乱、病毒性肝炎等疫苗。选苗时,应挑选健壮、大小基本一致、体重55~60 g、卵黄吸收良好、无大肚脐、歪头、跛脚的雏鸭。如需长途运输,夏天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冬天则应采取保温保暖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脱水或受寒。
3 适时开饮、开食,勤换垫料
3.1 开饮 雏鸭开饮应在出壳后24 h内进行,最迟不得超过32 h。水温在30 ℃左右为宜,饮水中加适量口服补液盐或5%的多维葡萄糖或速补和氟哌酸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加体质、预防疾病。雏鸭在1周龄时,调教下水,开始每天 1~2次,每次5 min左右,以后次数和时间逐渐增加延长,2周龄时,可开始放水和放牧。
3.2 开食 开食应在开饮后进行,开食时把饲料放在饲料盘或麻布上,供其自由采食。
3.3 垫料 垫料选用干燥无污染的稻草、谷壳或麻布。垫料应勤更换,以保证干燥保温的环境,减少有害气体或污物。
4 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与密度
4.1 温度 1周龄内,育雏室内温度要求为28~30 ℃,2周龄内为25~28 ℃,3周龄内为21~24 ℃,4周龄内为20~21 ℃,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仔鸭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5~20 ℃。夏季育雏时,一般在晚上保温,1周后可基本脱温。若室温在最初时超过35 ℃或1周龄以上的雏鸭室温超过30 ℃时,应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冬季育雏时,雏鸭应在育雏室保温10 d左右,选择在温暖的中午让雏鸭漂水可逐步脱温,以尽量适应外界环境。
4.2 光照 按每10 m2鸭舍安装1个40瓦的普通照明灯泡即可满足光照要求。
4.3 密度 地面圈养适宜的密度为:1周龄内,15~20只/m2;2周龄内10~15只/m2;3周龄内8~10只/m2;以后按6~8只/m2饲养。若采用网上饲养,密度可加倍。
5 饲喂合适饲料
雏鸭应选用营养丰富、体积较小、容易消化、适口性好、便于啄食的小粒饲料。3周龄内喂小鸭料,4~5周龄喂中鸭饲料,6周龄后喂大鸭饲料,全天供料,充足饮水,直至出售。饲料转换应有3 d的逐渐过渡期。
6 做好卫生、消毒及疾病防治工作
6.1 卫生消毒鸭舍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应始终贯穿整个饲养过程。每日清除舍内鸭粪及污物,经常洗涮食槽、饮水用具等,不喂腐败变质饲料,保证槽内饲料不湿、不霉。定期交叉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药物对鸭舍及环境进行消毒,定期对鸭群进行喷雾消毒及饮水消毒,阻断病原的传播。
6.2 疫病防治鸭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除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外,饲养过程应注意观察鸭群的精神状况、粪便、饮水、采食情况,适时免疫接种,投喂预防药物,及时预防、控制疾病。引起鸭群发病的疾病很多,但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病这3大疫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3种病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70%以上,造成的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85%以上。因此,要对这3大疫病有足够的认识,加以重点防治。
6.2.1 鸭病毒性肝炎该病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现已发现1~5日龄雏鸭发病的病例。成年鸭能被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鸭群一旦感染,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90%以上。雏鸭发病初期,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几小时后波及全群,出现各种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头颈紧缩、两翅下垂、行动迟缓、食欲废绝、不久死亡,有些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肢抖动、步态不稳、倒地蹬踢、临死前头颈向背呈角弓反张,俗称“背脖病”。剖检特异病变为肝脏肿大、质地脆弱、色泽暗淡或呈土黄色、表面有出血性斑点。在预防上,种鸭在开产前皮下注射鸭肝弱毒疫苗,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如种鸭未接种疫苗,雏鸭在1日龄注射疫苗,使其获得免疫力。雏鸭一旦发病,可注射鸭肝血清或高免蛋黄液,每只1 ml,必要时次日可再注射1次,效果较为显著。
6.2.2 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发生于2~8周龄的雏鸭,秋、冬季节多发,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主要表现嗜睡、缩脖、喙抵地面、两肢软弱无力、不愿走动、共济失调、眼有分泌物、眼睑湿润,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如摇头、点头或背脖、全身痉挛、抽搐,很快死亡。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困乏、食欲减退、头颈歪斜、时而转圈、时而后退、前冲。剖检病变为心脏、肝脏和气囊壁浆膜上有纤维炎性渗出物,形成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在该病的防制上,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密度合理,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勤换垫料;其次是药物治疗,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土霉素等药物都具有较好的效果;第三是接种疫苗,7日龄注射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力可持续5~6周;第四是注射浆膜炎高免蛋黄液1~2 ml/只,具有较好疗效。
6.2.3 鸭大肠杆菌病该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6周龄雏鸭。病鸭往往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缩颈嗜睡、两眼和鼻孔处有分泌物、排灰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常因体质衰弱脱水而死亡。剖检以败血症为特征,肝脏肿大、呈青铜色或绿铜色,有心包炎、肝周炎,腹水呈淡黄色。该病与浆膜炎十分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传染性浆膜炎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季节性较明显,且临死前有神经症状,而鸭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且很少见神经症状。该病的防治也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和药物治疗三方面入手,用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治疗应选用敏感药物疗效才好。
6.2.4 其他疾病 鸭的疾病还有雏鸭副伤寒、禽流感、禽霍乱、鸭瘟等,对这些疾病也应积极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居家生活、育幼养老、农业生产、新兴产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居家生活方面,发布阻燃织物、整鞋试验方法、配装眼镜、家用电
0评论2025-03-13461

- 水利部答人民网记者问:坚持底线思维 保障东江供水安全
0评论2025-03-13
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3日,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陈文健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陈云的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
0评论2025-03-13457
央行: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2025年征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做优做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条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征信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深化对征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0评论2025-03-13415
我国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家林草局消息,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出台《
0评论2025-03-13534
国家数据局: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王震)据国家数据局网站消息,3月11日,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在北京主持召开推进中央企业数据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代表对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意见建议。陈荣辉号召各央企要发挥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加强自身数据创新应用的同时,把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供出来,带动上中下游企
0评论2025-03-13482
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
原标题: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医学》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威斯康辛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通用型生命管道利用干细胞来源的动脉内皮细胞(AEC)开发出的新型小直径血管移植物。这一成果对推进生物工程
0评论2025-03-13347

- 国家林草局:2024年我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
0评论2024-12-27
完成首次编队绕飞控制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速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焦磊)12月21日至25日,经过5天内13次轨道控制,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建立了04星以03为中心的近距离面外椭圆绕飞构形,并控制双星启用了自主编队保持功能,实现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双星共舞。作为全球竞争高地,太空蕴藏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商业航天由此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重视程度
0评论2024-12-271174
再添国之利器!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专家组验收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计划书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设计指标,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验收。重离子
0评论2024-12-12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