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土豆馒头”正在走上我们的餐桌

2017-03-29 10:126200

公众关注的马铃薯主食化,一周前获迄今最重要技术进展——3月19日,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评价会上,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一致给予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至此,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已经没有了任何技术障碍。

“四无”基础:所有相关技术指标原来都是空白

“马铃薯主食化相关所有技术指标,原来都是空白”,该项成果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戴小枫研究员表示。此前,马铃薯主食化的基础是“四无”:无可参考的技术评价方法,无可利用的核心关键技术,无可利用的专用设备,无可消费的马铃薯主食产品。该项成果一举变“四无”为“四有”,而且在所有环节,都有海量技术数据作量化支撑。

以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为例,以往,“土豆不起眼,浑身都是宝”这样定性的话说过无数遍。该项成果则首次创建了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当量评价方法,并据此阐明了马铃薯原料占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创建了基于营养当量/成本比的马铃薯主食最优占比阈限(即马铃薯粉占20%—50%)。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张泓研究员介绍,经测算,30%的马铃薯馒头与普通小麦馒头相比,总膳食纤维是其2.7倍,维生素E是其4.9倍,硒是其7.9倍;20%的马铃薯面条与普通面条相比,维生素A(即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分别是其2倍和5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钙、铁和钾含量普遍高于同类小麦主食产品,分别是后者的1.2、1.1和2倍左右;而每100克中钠含量10.76毫克,比普通小麦粉馒头低189毫克。

加工成型难:老祖宗屡试屡败

马铃薯如此营养健康,为何从中美洲引进400多年来,国人一直“不拿土豆当干粮”?

戴小枫分析,基于中式主食“四大件”——北方人习惯吃的馒头、面条,南方人习惯吃的米饭、米线,都需二次加工成型,如何用马铃薯做出“四大件”,我们老祖宗一定反复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其原因,张泓解释,马铃薯全粉不含面筋蛋白,制作馒头、面条等主食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等技术难题,多年来不可逾越。以主食加工中难以省略的工序揉面为例,普通小麦面粉仅凭人力揉制即可;而加入30%马铃薯粉再做馒头,揉面过程中平均每40平方厘米需施加6吨重力,以外力改变其“质构”,使马铃薯粉也像普通面粉一样易加工成型。“没有专用设备,古人也就无能为力了”。

该项成果针对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过程中存在黏度大、易破损、成型难、易断条、烹调损失大等问题,创建了一次面粒熟化—强力压面—二次恒温恒湿面带熟化强筋技术,经多次折叠反复强力压面,形成强韧多维网络结构,显著提升产品劲道感和爽滑度;创制了连续高温调质技术,在加温加湿区进行高温调质,使产品表面均匀糊化;创建了梯度变温变湿烘干技术,烹调损失率降低到10%以下,断条率≤5%,低于或等同于小麦粉面条。

从发酵到核心装备:“大学问”蕴含在每一环节

事实上,“大学问”蕴含在马铃薯主食加工的每一环节。

成型难之外,张泓表示,发酵也是一道巨大难题。常规酵母难以奏效,而且传统酵母亦有不利健康成分,比如做米线不可或缺的明矾,所含铝易致老年痴呆,即属医学常识。所以必须重新筛选生态、高效的酵母菌种。

该项成果明确了加水量、搅拌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蒸制时间、不同来源蛋白种类与添加量等因素对马铃薯主食品质的影响规律,创建了降黏成型一次发酵马铃薯馒头加工关键技术,使黏度大、成型难、发酵难、易破损等难题不再。

更具实战价值的是,该项成果发明了与马铃薯主食加工工艺单元匹配的关键部件和专用核心装备,创建了马铃薯主食加工系列生产线,实现了马铃薯主食工业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戴小枫还饶有兴趣地提到加工厂家自主创新的一件趣事:磨粉机的钢磨因长时间高速旋转产生高温,影响面粉加工性状及品质,厂家攻坚克难换成石磨,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居家生活、育幼养老、农业生产、新兴产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居家生活方面,发布阻燃织物、整鞋试验方法、配装眼镜、家用电

0评论2025-03-13445

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3日,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陈文健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陈云的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

0评论2025-03-13435

央行: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2025年征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做优做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条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征信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深化对征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0评论2025-03-13404

我国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家林草局消息,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出台《

0评论2025-03-13519

国家数据局: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王震)据国家数据局网站消息,3月11日,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在北京主持召开推进中央企业数据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代表对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意见建议。陈荣辉号召各央企要发挥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加强自身数据创新应用的同时,把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供出来,带动上中下游企

0评论2025-03-13468

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
原标题: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医学》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威斯康辛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通用型生命管道利用干细胞来源的动脉内皮细胞(AEC)开发出的新型小直径血管移植物。这一成果对推进生物工程

0评论2025-03-13332

完成首次编队绕飞控制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速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焦磊)12月21日至25日,经过5天内13次轨道控制,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建立了04星以03为中心的近距离面外椭圆绕飞构形,并控制双星启用了自主编队保持功能,实现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双星共舞。作为全球竞争高地,太空蕴藏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商业航天由此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重视程度

0评论2024-12-271166

再添国之利器!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专家组验收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计划书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设计指标,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验收。重离子

0评论2024-12-12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