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首位载荷专家在“天宫”究竟干些啥

2023-06-06 15:5313210
  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配置的多个科学实验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太空实验项目的选取,主要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开展科学项目论证、遴选。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面向空间生命孕育、合成生物制造与制药、复杂生态系统等方向,规划相应研究主题和实验项目群,进行太空实验。
 
  吕从民 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航天员类型,也是我国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太空飞行。同时,跟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一同飞天的,还有5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的实验物资。这些实验物资重约23.6千克,体积约95升,其中包括了6个定制货包。
 
  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吕从民解释:“生命是最复杂的物质存在形式之一,在空间特有的微重力、宇宙辐射和磁场变化条件下,研究人和多种生物响应,是深入探究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实现长期太空探索活动的基础。”
 
  线虫、拟南芥成为太空“常客”
 
  继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启动空间站三舱科学实验柜后,随着神十六乘组的到来,实验舱将再次迎来线虫实验。在“空间辐射暴露引起线虫发育过程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影响研究”实验项目中,一个装载着4种线虫的线虫芯片实验盒被带上太空。
 
  科研人员将利用全自动微流控系统对线虫个体的在轨发育和损伤效应进行观测,分析长期辐射暴露对DNA损伤修复及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该实验有望为揭示长期在轨生物个体对抗空间辐射损伤机制作出贡献。
 
  在“空间辐射损伤评估科学与应用关键技术”实验项目中,线虫也是“主角”。吕从民介绍,该实验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挖掘空间辐射损伤评估和风险预警的生物标志物,分析空间辐射损伤的品质因子,构建空间辐射损伤评估模型,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辐射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同时,在“微重力环境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生长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项目中,6个生物力学样品单元被上行至空间站,其中2个装载肝细胞,4个装载肝细胞/内皮细胞。“该实验旨在认识肝组织细胞在微重力下的生物力学特征和力学—生物学耦合过程,以及重力变化对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规律;发展基于生物力学的空间细胞—组织动态培养新实验技术。”吕从民说。
 
  生物实验的“常驻嘉宾”、科学家最喜欢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也随着神舟十六号再度飞上太空。科研人员将利用野生型、3种突变体和转基因拟南芥,开展空间微重力环境调控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子网络研究,揭示植物感受微重力环境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调控网络。
 
  此外,还有包含8个核酸实验单元的“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实验项目,也随神舟十六号飞上太空。该实验将在国际上首次将氨基酸、核苷酸与磷结合,探索密码子起源;考察重力效应对密码子起源的影响;考察重力效应与生命进化的关系;为生命的化学起源理论体系及寻找地外生命宜居星球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吕从民说,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有效载荷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神十六乘组的载荷专家深度参与这些在轨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在轨科学实验效率,简化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判断、决策、处理能力。
 
  实验围绕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
 
  那么,与神舟十五号上行的太空实验相比,神舟十六号上行的太空实验有什么特点?
 
  “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上行的太空实验项目均以生命科学实验为主,都是利用空间微重力、辐射条件开展实验。每次飞行任务科学项目的安排主要根据飞船的上行资源条件、下行资源以及科学项目就绪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吕从民解释道。
 
  同时,吕从民强调,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多数需要进行发射场样品制备、加载、集成,并进行待发段临射安装,目的是保持生物样品的活性、尽量减少地面重力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为什么要在太空开展科学实验?在太空开展哪些实验,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实验项目的选取,主要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热点方向和重大需求开展科学项目论证、遴选。”吕从民说,比如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面向空间生命孕育、合成生物制造与制药、复杂生态系统等国际前沿和人民健康需求,规划相应研究主题和实验项目群,进行太空实验。
 
  在微重力物理科学领域,面向活性软物质、重要应用新材料制备、复杂等离子体、超临界燃烧等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空间应用系统规划了包括流体物理与热物理、燃烧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等重点研究方向。
 
  在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领域,瞄准暗物质、宇宙线起源、太阳系行星起源演化等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空间应用系统将规划开展长期空间观测与科学数据处理。
 
  此外,空间应用系统还瞄准新型原材料、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在轨制造与建造等支撑未来空间任务实施的关键技术,在空间应用新技术研究领域规划研究主题。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居家生活、育幼养老、农业生产、新兴产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居家生活方面,发布阻燃织物、整鞋试验方法、配装眼镜、家用电

0评论2025-03-13454

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3日,国资委发布9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陈文健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不再担任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免去陈云的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

0评论2025-03-13448

央行: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2025年征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推动央行基础征信服务扩容提质增效,做优做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条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征信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深化对征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0评论2025-03-13408

我国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家林草局消息,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4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国土绿化全面取得新成效。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出台《

0评论2025-03-13530

国家数据局:多措并举推动中央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王震)据国家数据局网站消息,3月11日,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在北京主持召开推进中央企业数据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听取企业代表对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意见建议。陈荣辉号召各央企要发挥排头兵的带动作用,加强自身数据创新应用的同时,把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供出来,带动上中下游企

0评论2025-03-13474

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
原标题:利用干细胞造出新型血管移植物科技日报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报告医学》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威斯康辛州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通用型生命管道利用干细胞来源的动脉内皮细胞(AEC)开发出的新型小直径血管移植物。这一成果对推进生物工程

0评论2025-03-13339

完成首次编队绕飞控制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速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焦磊)12月21日至25日,经过5天内13次轨道控制,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建立了04星以03为中心的近距离面外椭圆绕飞构形,并控制双星启用了自主编队保持功能,实现中国商业航天首次双星共舞。作为全球竞争高地,太空蕴藏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商业航天由此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重视程度

0评论2024-12-271166

再添国之利器!国际首台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通过专家组验收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12月7日至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低能量强流高电荷态重离子研究装置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完成了计划书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设计指标,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结题验收。重离子

0评论2024-12-12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