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合作伙伴、同仁的第二封家书
亲爱的合作伙伴:
我知道很多伙伴都在焦虑中煎熬,我觉得有必要再写一封家书,主要与您分享三个方面的内容:新冠疫情给我们养殖业带来的挑战;危机背后的机遇,主要分享如何收割“苟且红利”;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困境的反省。
一、新冠疫情给我们养殖业带来的挑战
(一)复工困难
1. 地方政府的阻力。面对新冠防控的巨大压力,对于大规模企业复工,地方政府采取态度会相对谨慎。2. 用工荒。由于隔离政策,很多外地工人回不来,导致工厂开工缺乏人手。3. 养殖环节,多在农村,恢复生产困难更多。农村农民的恐慌,交通物流困难,进一步给养殖产业恢复增加了压力。
(二)需求萎缩
1. 全国各地许多餐饮店关门,导致消费急剧下降。2. 工厂开工不足,学校暂未开学,旅游取消,人们宅在家中,团餐消费下降。3. 多数企业没有满足家庭厨房需求的食材。4. 经销商库存积压。5. 企业技术人员无法到现场对客户形成支持。(三)团队懈怠。其实这是最大的挑战。
1. 人员松懈。长时间开工不足,员工不能出差,团队本来习惯的快节奏被慢慢延后,导致人员心理逐渐懈怠。2. 没有绩效考核压力。适当的压力是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没有压力,很多员工容易放松要求。3. 人闲着,是非多。4. 沟通减少,以邻为壑,不明导致无畏和恐惧,更不利于团队建设发展。
二、新冠疫情危机背后的机遇
(一)积极争取完全复工。 当大家都不能复工时,能抢先复工就是机遇。
1. 这是一把手工程,养殖龙头企业在当地还是很有影响力的。2. 制定完善的疫情风险管控方法、方案,让政府放心。3. 收集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尤其是食品)复工相关政策,争取政府支持。(二)在商品代畜禽养殖上下功夫。
新冠疫情对商品代养殖影响是最大的,随着屠宰厂陆续复工,年前上的鸡鸭杀完,短缺就会到来。(三)疫情过后必有一波行情,积极做好准备。
1. 对党的执政能力要有绝对的信心,积极预判,2月下旬除湖北外,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2. 疫情过后,抓经济恢复必将是各级政府第一要务。3. 疫情过后,被压抑的,被推迟的消费全释放出来,旅游、餐饮、文化、物流等许多行业迎来增长红利,当年非典过后,旅游业就曾迎来报复性增长。举个例子:这些天本人就滋生出一个强烈的愿望,疫情过后,一定找伙伴们好好喝一顿,相信这个愿望一定不是个例,也就是说,疫情过后,与社交相关的产业肯定是一波大的行情,社交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基本需求。(四)收割“苟且红利”。
经济学家何帆说过一个概念“苟且红利”,当别人苟且时,你认认真真做事,你就会收割“苟且红利”。他还给企业苟且下了个定义:看不远,不自信,不真诚。一个企业染上这三个毛病,就会变成苟且者。在新冠疫情下,很多企业看不远(被眼前困难吓倒),不自信(缺乏理性思考),不真诚(没有把客户员工放在心上)。“苟且”的反义词是“有信仰抠细节的认真”。如果这个时刻你能有信仰,抠细节,认认真真做事,你就可以收获他人“苟且”的红利。请在以下环节下功夫:
1. 开发适合家庭厨房的食材。
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过去开发的产品主要满足餐饮企业或者学校、工厂、社团餐厅的要求,现在消费者都窝在家里,尽快推出适合家庭的产品,可能也不需要突破性创新,仅仅是包装、规格的改进就有机会。例如有些产品像生鲜、鸭肉等有些腥味,不适合直接进厨房,需要做腌制或加热处理。
2. 积极与合作伙伴连接。
主要有三个方面:帮助客户消化库存,指导客户网上销售;在线上做产业技能培训;帮助合作农户排除困难,尽快复工养殖。
3. 抓好公司内部培训学习交流活动。
我经常在公司讲“磨刀不误砍柴工,下雨天磨刀更经济”。技能培训要下狠手去抓,正常情况很难拿出这么大块的时间,上天成全,我们无法下市场,那就好好在技能提升上下功夫。无法集中培训,就在线上培训,并做好考核工作。
在增强心性,提升心力上下功夫。这么长的时间不工作,人心就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组织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心灵品质,信得公司的管理层及潜力人才坚持每天打卡学习、分享、跑步。
讨论公司哲学、战略,达成共识,上下同欲。信得公司本来计划在第一季度结束后,讨论公司愿景、使命调整后的哲学、价值观以及五年战略规划,因为原来预计返工开工后会很忙。现在正好,把这些需要讨论的事情统统提上来。强烈建议老板们一定亲自带抓这件事,讨论公司哲学战略,得出的结论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参与了并理解了公司的哲学和战略,一个优秀的员工心中一定有方向有路径! 三、对这次新冠疫情造成的困境的反省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的困难,每个企业家都应该认真地反思,没有反省,下次危机还是会陷入困境。
1.企业对待员工的态度。产业社会中企业做为社会动能的基本单位,本来就应该承担起员工成长、幸福的责任,但是很多企业只是把员工做为劳动的出卖者。荣达公司正月初六就全面复工,我问过保旗董事长,他说他的工人全都是本地员工,养殖场全在本地,而且远离村庄。信得公司也是初六复工,员工也是本地人为主,外地员工也在当地安了家。益客田董事长讲过要把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员工宿舍实现社区化。危机之下,把农民工当人的仁者就来机会了。
2.对待产业链上伙伴的态度。很多企业家都会讲合作共赢,创造价值,但是很多时间你可能不自觉地把合作伙伴当成了“韭菜”。目前屠宰场开工不足,养殖相当过剩,屠宰厂割“韭菜”的机会又来了,其实这正是你建立战略合作的时机。如果等毛鸡、毛鸭涨价的时候你跑去跟人家讲战略合作,人家会理你吗?抓住这个时机,适当给予让利,让养殖环节不亏损,建立起长久合作的机制,这就开始了产业生态建设。
3.对待消费者态度。我们天天讲心里装着消费者,又有多少养殖龙头企业关心过消费者的需求,可能是因为业务模式大多是B2B,多数企业疲于应对大客户压价,没有想过用C端影响B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没有企业去思考如何满足窝在家里的消费者的需求。每次挑战和困难,都是我们成长的一次机会,前提是我们拥有反省的能力!多数人很容易地去找外部理由,归咎于政府、合作者,成功者却是“反求诸己”。
亲爱的伙伴,我们分析了这次危机带来的挑战,也分享了危机背后的机会,并且面对困境做了反省,反省部分可能因为“责善”心切,说得有些过头,还请包涵。做为农牧产业生态服务者,见解肯定没有大家理解深刻,那就算是抛砖引玉,开个头,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见解。
恭祝安顺
李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