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养鸭常见的5种传染疾病及防治方法

2015-10-04 16:44116320

养鸭户在养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鸭群中容易传染的疾病,以下介绍养鸭过程中常见的5种传染疾病及防治方法,治疗方法不是绝对的,但是肯定能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

番鸭花肝病

番鸭花肝病流行:本病是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新的鸭病毒性传染病,以软脚、摇头和肝脏、脾脏及胰脏大量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故暂称之为“花肝病”,其病原的归属问题仍在研究中。它主要侵害1月龄内雏番鸭,7-8日龄即可发病,最多见于10-25日龄的雏番鸭,潜伏期为2-4天,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通常为20%-30%,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给番鸭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几天内即可波及全群,在出现死亡鸭后,病势发展较快,1-2天内即达死亡高峰。

番鸭花肝病症状: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毛松震颤,两脚软弱无力,头颈下垂,有的可见喘气和下痢;有的表现健康,一旦出现症状则往往已是疾病的后期。

番鸭花肝病病变:剖检的特征性病变主要见于肝脏。肝稍肿大,色棕褐,散布许多针头大至粟米大的灰白色坏死小点;脾稍肿大,亦可见如肝脏的类似病变;肾苍白,有小点坏死出血;间或见胰腺水肿及小点状坏死,部分肺瘀血、水肿。

番鸭花肝病防治:迄今尚无特异性的有效防治药物,在疫区以本地病鸭分离毒株研制成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良好。对患病早期的番鸭使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血清抗体进行治疗,结合使用多维、抗生素和中草药制剂,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鸭瘟

鸭瘟流行: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天,死亡率在90%以上。

鸭瘟症状:病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下降。

鸭瘟病变:剖检病变主要见病鸭呈全身急性败血症,颈部以至全身皮下组织及胸、腹腔的浆膜常见有淡黄色胶样浸润物;肝有不规则的、灰黄色坏死点,不少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脾稍肿,部分病例有灰黄色坏死病灶;小肠的外、内表面可见环状出血带;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水肿及坏死灶,内夹有较坚硬的物质;产蛋母鸭卵巢、卵泡充血和出血、变形,常见腹膜炎;成年公鸭的睾丸充血或出血。

鸭瘟防治:迄今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防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接种可按厂家说明适当稀释后,20天至1月龄0.5毫升/只,2月龄以上的鸭肌注1毫升/只。为保证免疫效果,种鸭每年通常应接种2次。1日龄时亦可注射疫苗,但免疫期不超过1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一旦发生鸭瘟,应及时封锁,严禁病鸭流动,妥善处理病、死鸭及污染物,舍内外环境、场地及用具严格消毒。同时,对受威胁的鸭群和发病鸭群实施紧急疫苗接种。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蛋黄匀浆对发病早期有相当好的防治效果,但待疫情稳定后10-14天内仍应紧急接种疫苗。

雏番鸭小鹅瘟

雏番鸭小鹅瘟流行:本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一种高发性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本病主要感染雏鹅,但近年来雏番鸭也有此病流行。2-5周龄的番鸭多发。

雏番鸭小鹅瘟症状:病鸭精神沉郁、不食;腹泻,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有泡沫;流眼泪,鼻涕,呼吸困难,很快消瘦,最后抽搐死亡。

雏番鸭小鹅瘟病变:气囊混浊增厚,肝肿大,胆囊胀大,肠系膜出血、粘连,小肠出血。该病从临诊上与“三周病”相似,且常可混合感染而加剧雏鸭死亡。

雏番鸭小鹅瘟防治:关键在于预防,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现已有商品弱毒活疫苗。一旦发病后应及时诊断,严格封锁和隔离;全面彻底清洁和消毒孵化室;妥善处理病死鸭和粪便等污染物;肌注或皮下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抗体,治疗量为1毫升/只,预防量0.5-0.8毫升/只,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流行:本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的各种雏鸭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易感,尤以快大型肉鸭发病最多,危害最大,发病日龄主要为1-3周龄,尤以1-2周龄最为严重,个别发病日龄达到4-5周龄。发病率为30%-90%不等,致死率常在90%以上。

鸭病毒性肝炎症状:病鸭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一般多在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死亡,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3-4天,濒死前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鸭病毒性肝炎病变:剖检可见肝肿大,质脆易碎裂,樱桃红色,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新鲜出血斑点,胆汁呈茶色或草绿色,部分肺瘀血、水肿。

鸭病毒性肝炎防治:对本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除了做好一般性的生物安全措施外,主要是依赖特异性的免疫预防和防治。在疫区,可用商品鸭肝炎弱毒苗或以本地分离的鸭肝炎病毒制备的灭活疫苗于多发日龄前7-10天免疫雏鸭或免疫种鸭,其保护效果较好。免疫种鸭的方法是在开产前2-4周肌肉注射1羽份,14天后倍量加强免疫接种1次,这样母鸭所产的蛋中就含有多量母源抗体,所孵出的雏鸭因此而获得被动免疫,其免疫力能维持3-4周,这是当前预防本病的一种既方便又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生本病,可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以本地分离毒制备的高免蛋黄抗体或高免血清,配合使用多维和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可使病鸭群的残废率控制在2%-5%以下。

番鸭细小病毒病

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本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特别多见于10-18日龄者,而鹅和其它种类的鸭不发病,临床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脚软为主要症状。经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冬、春季节居多,其潜伏期为7天左右,病程6-7天,出现3-4天后为死亡高峰,发病率27%-62%,死亡率22%-43%,病愈番鸭大部分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鸭,给番鸭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是番鸭饲养中的主要疾病之一。

番鸭细小病毒病症状:病鸭精神萎顿,脚软伏地,减食,饮水增加,严重腹泻,排黄绿色样粪便,混有大量气泡,有的还伴有喘鸣。

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变:剖检以肠道形成纤维素性炎,肠粘膜坏死、脱落为主要特征。

番鸭细小病毒病防治:目前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加强雏番鸭的饲养管理,给初生雏番鸭接种弱毒疫苗,在疫区预防本病发生,防治雏番鸭可注射抗本病的高免血清或蛋黄抗体有一定效果,但对发病晚期的疗效不明显。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霉立消+增蛋素”恢复蛋鸭流感后产蛋
你好,请问是郑州美力盾公司吗?我在我一个养殖户这里看到你们的增蛋素和霉立消,对于蛋鸭禽流感后恢复产蛋效果真不赖,我能不能

0评论2016-05-2411269

来他家买鸭蛋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切都源于美力盾蛋鸭增蛋素
笔者在东北蛋鸭养殖场看到,养殖户江明正在给成群的蛋鸭喂食,喂饲料的袋子旁边放了好几袋美力盾【增蛋素】的包装,蛋鸭都在一个

0评论2016-04-0311467

养鸭子鸭黄病毒病的症状有哪些
养鸭子鸭黄病毒病的症状有哪些鸭黄病毒病,是蛋鸭、肉种鸭生产中常见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受感染鸭群几乎全部发病。饲养粗放、养

0评论2015-10-046283

给家禽打针的方法
养禽生产中,给家禽打针是常事。但不少养禽户对药物性质不了解,打针部位选不准,方法也不对,以致造成药液注入体内后又流出,打

1评论2015-10-045455

解决冬春季节维生素不足的三个方法
1、发芽饲料一般是用大麦、燕麦、绿豆等进行发芽,富含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给幼畜禽和泌乳的奶畜及种公畜饲喂,效果好。制作方

0评论2015-10-044307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
1、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高热、脚软、步行困难,拉绿色稀便,流泪。常见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病原是一

0评论2015-10-048602

肉鸭快速育肥技术注意要点
肉鸭的育肥期一般为4-8周龄,这个时期要使肉鸭迅速增重,短期内达到出售的重量,应做好以下6点:1 换料从肉鸭4周龄起改喂育肥期

0评论2015-10-045060

鉴别鸭瘟与鸭霍乱的方法
患鸭霍乱病的病鸭,死亡前常摇头,死亡时口、鼻流稀血水,嗉囊里充满饲料,手摸感觉硬实;而患鸭瘟的病鸭,流涕流泪,死亡时眼睛

0评论2015-10-044689

鸭病科学有效防控掌握八要点
当前,疫病已成为制约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饲养出健康肉鸭和蛋鸭,必须增强防重于治的思想意识,在卫生、防疫、饲养管理等

0评论2015-10-04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