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强调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是对人民群众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食品需求,对于加强农业科技和食物生产方式创新、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粮食保供基础扎实,食物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品种日益丰富多样,呈现良好态势。国内粮食总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更是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12年的450多公斤增加到2024年的500多公斤。小麦、水稻、
玉米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生产结构持续优化,水果、蔬菜供给充足,水产品总产量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并于2024年达到7366万吨。居民食物种类更加丰富,膳食结构逐步优化,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能量、蛋白质及脂肪供给量持续增长,居民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已达到4871千卡。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我国不断推动在食物
供应特别是多元化食物供给方面的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从拓展食物来源渠道、提升食物开发质量效益、提升食物开发价值链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出台关于食物保供的法律法规,发布了种植业、畜牧、林业草原、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规划,开展农业支持保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进奶业振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种质资源保护、畜牧良种推广等,持续推动食物生产供应的政策体系、技术研发体系走向完善。这些政策举措有效增强了我国食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治理的能力与水平,为构建起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了重要遵循。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国之大者”。面对当下全球严峻复杂的粮食安全形势,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在拓展食物供给渠道、优质农产品的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部分农产品进口依赖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亟需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把握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方面,保障多元化食物生产渠道,强化消费端导向作用。统筹考虑国家粮食安全与食物保供,建立健全不同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国土空间、水域和海洋等不同资源的禀赋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生产格局。立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推动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效衔接,形成与稳产保供相适应的多元化食物供给结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链条,确保供给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立与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体系和食品工业结构,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管理升级、产业协同等手段,构建兼顾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且能够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坚持全球视野,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与规则制定,促进我国在全球粮农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深化农业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散进口风险,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适当建立海外农产品生产基地、仓储物流设施等,以防范各类风险。
提振消费正当时——中国品牌迈向量质齐升
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提振消费正当时中国品牌迈向量质齐升【观点摘要】品牌建设是促消费、扩内需的有力抓手,也是提振消费特别是提升消费品质的重要内容。我国品牌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点的推进到系统谋划、从量的增长到量质齐升,从国内为主到全球布局的重大跨越。中国品牌产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广
0评论2025-05-1163
迪拜对接多元化需求发展旅游业
原标题:迪拜对接多元化需求发展旅游业当地时间4月28日至5月1日,第32届阿拉伯旅游展(Arabian Travel Market,ATM)在阿联酋迪拜世界贸易中心举办,吸引了来自166个国家和地区的5.5万多名业内人士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展会期间,迪拜旅游及商业推广局首席执行官伊萨姆卡齐姆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介绍了迪拜旅游业发展
0评论2025-05-11111
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债券市场上新“科技板”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人民银行、证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
0评论2025-05-1170
5000亿元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来了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9日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据介绍,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
0评论2025-05-1164
这个老街区如何激发消费活力(发展一线看信心)
四川成都望平坊年均接待游客超八百万人次这个老街区如何激发消费活力(发展一线看信心) 锦江水,石板路,四川成都望平坊,竹椅木桌沿河排开,游人众多。 川剧、美食、文创,这儿烟火气满满刚从梅花剧社看完一场川剧出来,北京游客张亮径直走向附近一家火锅店落座。 不远处,黄桷树下,民谣歌声阵阵。没想到还有歌
0评论2025-05-1146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7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葛孟超)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已连续17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我国经济
0评论2025-05-1145
从上市公司一季报“含新量”看中国经济发展向“新”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从上市公司一季报含新量看中国经济发展向新梁银妍、张雪、王子霖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日前陆续出炉,5400家披露一季报的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超七成上市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科技创新、消费焕新、外贸上新一季报新意凸显,传递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脉动,也显现
0评论2025-05-11105
聚焦具体场景 业内加速本地生活服务AI化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孙阳)当前,人工智能(AI)正成为提升效率和决策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生活服务领域,与零售、餐饮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相比,家政服务业的AI技术渗透率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家政行业数字化率不到10%,远低于零售、餐饮超50%的水平。举例来看,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何同步拥有AI助手进行
0评论2025-05-09183
解锁“舌尖产业”的创新密码
豫南小城做好县域经济大文章解锁舌尖产业的创新密码原标题:解锁舌尖产业的创新密码作为传统农业区,河南正从中原粮仓向国人厨房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粮食生产大县驻马店市遂平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革命。遂平县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大文章,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
0评论2025-05-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