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鸭寄生蠕虫病-鸭鸟蛇线虫病

2015-10-04 17:2096700

鸭鸟蛇线虫病俗称包包病,又称鸭丝虫病是由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鸭,在流行地区发病率甚高,严重感染时常造成死亡,对养鸭业危害极大。 本病分布于北美、印度以及我国的台湾、广东、福建、江苏、安徽、广西和四川等地。寄生于家鸭皮下结缔组织的鸟蛇线虫有两种即台湾鸟蛇线虫和四川鸟蛇线虫,但常见的主要是台湾鸟蛇线虫。

1.病原及流行特点 台湾鸟蛇线虫属胎生型线虫。虫体细长呈白色、稍透明。角皮光滑,有细横纹,头端钝圆,口周围有角质环,有两个头感器和14个头乳突。食道由位于前方的短的肌质部和位于后方的长的腺质部组成。雄虫长6毫米,尾部弯向腹面。交合刺1对,左侧长0.192毫米,右侧长0.140毫米。引器呈三角形。雌虫长100~240毫米,尾部逐渐变为尖细,并向腹面弯曲,末端有一个小圆锤状突起。虫体尚未完全成熟时,可见有生殖孔,位于虫体后半部,子宫向前后伸展;虫体充分成熟后,生殖孔即萎缩而不易察见虫体内的大部分空间为充满幼虫的子宫所占据。幼虫纤细,白色,长0.39~0.42毫米,幼虫脱离雌虫的身体后,迅速变为被囊幼虫。被囊幼虫长0.51毫米,尾长占虫体的1/5,尾端尖。 本病主要侵害了3~8周龄的雏鸭,成年鸭未见发病,也不侵害其他家禽。在被台湾鸟蛇结虫污染的含有剑水蚤的稻田、池塘或沟渠中放养雏鸭时,即可引起感染。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6~10月份水温高、剑水蚤大量繁殖的季节发病率高。 

2.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结缔组织中,缠绕似线团,并形成如小指头大小的结节。患部皮肤逐渐变得紧张浅薄,最终为雌虫头部所穿破。当虫体的头端外露时,充满其体内的满含胎虫的子宫便与表皮一起破溃,漏出乳白色液体,其中含有大量活跃的幼虫。鸭在水中游泳时,大量幼虫即进入水中。排出幼虫后的雌虫尸体残留在宿主皮肤的穿孔部,渐次变成暗色,最后自宿主的皮肤上脱落。进入水中的幼虫,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进一步发育再穿过肠壁,移行至体腔内发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幼虫卷曲,停止活动,发育到感染性阶段。当含有这种幼虫的剑水蚤被鸭吞咽后,幼虫即从蚤体内逸出,进入肠腔。最后经移行而抵达鸭的腮、咽喉部、眼周围和腿部等处的皮下,逐渐发育为成虫。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661

鸭寄生蠕虫病-鸭东方杯叶吸虫病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一种肠道吸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亦时有发生。临床上常见于

0评论2015-10-043696

鸭寄生蠕虫病-鸭次睾吸虫病
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

0评论2015-10-043787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905

鸭寄生蠕虫病-嗜眼吸虫病
嗜眼吸虫病欲称眼吸虫病。是由多种嗜眼吸虫寄生于鸭及其他家禽的眼结膜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常见于成年鸭,主要特征为眼结模

0评论2015-10-043948

鸭寄生蠕虫病背孔吸虫病
背孔吸虫是由纤细背孔吸虫寄生于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盲肠、直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纤细背孔吸虫对鸭、鹅尤其是雏鸭、雏鹅危害

0评论2015-10-043743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671

鸭寄生蠕虫病-绦虫病
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常见寄生虫病。常引起鸭感染发病,尤其对幼鸭危害特别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0评论2015-10-044056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