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养殖技术首页 养殖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鸭寄生蠕虫病-绦虫病

2015-10-04 17:2140560

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常见寄生虫病。常引起鸭感染发病,尤其对幼鸭危害特别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鸭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1.病原及流行特点 常见的有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矛形剑带绦虫,属膜科,是一种大型虫体,为乳白色。虫体长达13厘米,呈矛形。头节小,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8个小钩,颈短。链体由20~40个节片组成,前端窄,往后逐渐加宽,最后的节片宽约为5~18毫米,成熟的节片上有3个睾丸,睾丸呈椭圆形,横列于内方生殖孔的一侧。卵巢和卵黄腺则在睾丸的外侧。生殖孔位于节片上角的侧缘。虫卵为椭圆形,无卵袋包裹。 本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多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4~10月份的春末夏秋季节,而在冬季和早春较少发生。发病年龄为20日龄以上的幼鸭。临床上以1~3月龄的放养鸭群多见,临床上所见到的幼鸭发病日龄最早为13日龄,可能在出壳后经饮水感染。轻度感染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年鸭感染后,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本病除感染家鸭外,也感染鹅以及其他某些野生水禽。 

2.生活史 绦虫寄生于鸭、鹅和某些野生水禽的小肠内,孕卵节片或虫卵随患禽的粪便排出,虫卵落入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经6周发育为成熟的似囊尾蚴。鸭等水禽类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剑水蚤被消化,似囊尾蚴进入小肠,并翻出头节,固着在肠壁上,经19天发育成虫。 

3.临床症状 成年鸭感染绦虫后,一般症状较经,青年鸭和幼鸭感染后可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首先出现消化机能障碍,腹泻,排稀白色粪便,青年鸭,成年鸭的粪便内有时混有白色的绦虫节片,发病后期,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常离群独居,不愿走动,严重感染者常出现神经症状,走路摇晃、运动失调、失去平衡、向后坐倒、仰卧或突然倒向一侧不能起立,发病后常引起死亡。病程为1~5天。 

4.病理变化 病死鸭较瘦弱,病程较长的胸骨如刀。部分病例心外膜有出血点、肝脏略肿大、胆囊充盈、胆汁稀呈淡绿色,肠道黏膜充血,有时出血,呈卡他性炎症,十二指肠和空肠内有多量绦虫,甚至堵塞肠腔,肌胃内较空虚,角质膜呈淡绿色。 

5.防治措施 不同日龄的鸭应分开饲养。对成年鸭群定期驱虫,一年至少进行二次,通常在春秋季,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病原的扩散。 常用药物有吡喹酮按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内服,或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服用,也可用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100~150毫克。为确保疗效,上述药品最好逐只投服。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661

鸭寄生蠕虫病-鸭东方杯叶吸虫病
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一种肠道吸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亦时有发生。临床上常见于

0评论2015-10-043696

鸭寄生蠕虫病-鸭次睾吸虫病
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

0评论2015-10-043787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905

鸭寄生蠕虫病-嗜眼吸虫病
嗜眼吸虫病欲称眼吸虫病。是由多种嗜眼吸虫寄生于鸭及其他家禽的眼结膜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常见于成年鸭,主要特征为眼结模

0评论2015-10-043948

鸭寄生蠕虫病背孔吸虫病
背孔吸虫是由纤细背孔吸虫寄生于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盲肠、直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纤细背孔吸虫对鸭、鹅尤其是雏鸭、雏鹅危害

0评论2015-10-043743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671

鸭寄生蠕虫病-鸭鸟蛇线虫病
鸭鸟蛇线虫病俗称包包病,又称鸭丝虫病是由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鸭,在流行地区发病

0评论2015-10-049670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