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东方杯叶吸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一种肠道吸虫病。本病分布于亚洲,我国的黑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亦时有发生。临床上常见于放养的青年和成年麻鸭,发生感染的鸭常因脱水而突然死亡。临床所见发病鸭群死亡率最高可达20% 。是当前鸭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
1.病原及流行特点 本病原为东方杯叶吸虫,属吸虫纲、杯叶科。新鲜虫体呈浅淡黄色,近于白色,肉眼见芝麻大小,呈椭圆形,大小为0.9~1.4毫米×1.1~1.4毫米,有两个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的顶端,呈球形,咽发达呈圆形,咽的后面是肠支分叉处,腹吸盘比口吸盘小得多,位于肠支分叉处,腹部有一个庞大的黏着器,凸出于虫体的腹面,睾丸并列于虫体中部的两侧,卵巢呈球形,位于虫体的左半侧,紧靠左睾丸。卵黄腺围绕黏着器分布在虫体的周围,前界达咽附近,后界抵达虫体末端,阴茎囊巨大,位于右睾丸和生殖孔之间,生殖孔开口于虫体末端,虫卵呈浅黄色,椭圆形,大小为0.1毫米×0.07~0.08毫米。
2.生活史 对于东方杯叶吸虫的生活史,根据临床观察,发病鸭群常采食淡水螺蛳,可能中间宿主与淡水螺蛳有关。
3.临床症状 患病鸭精神、食欲不振,但渴欲增强。常发生下痢,粪便呈水状,有时混有脱落的黏膜。病鸭消瘦、羽毛无光泽,死前口腔常流出混浊的黄水,有时可见混有大量的虫体。病程1~3天,病鸭常因脱水而突然发生死亡。
4.病理变化 病死鸭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肝脏轻度肿大,胆囊扩张,胆汁色较淡,肌胃内较空虚,角质膜易脱落。多数病例,肠腔内充满液体,其中混有大量的虫体和脱落的肠黏膜,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有时可见小肠黏膜出现条状灰黄色小痂块和溃疡灶,痂皮易刮落,可见浅红色溃疡面。其他内脏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5.防治措施 (1)发病鸭群实施驱虫,常用的驱虫药有丙硫咪唑、吡喹酮等,对本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疗效。 (2)做好流行地区水域的灭螺工作。禁止鸭群到有本病流行的水塘、河沟中放养。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661
鸭寄生蠕虫病-鸭次睾吸虫病
鸭次睾吸虫是寄生于鸭肝脏胆管或胆囊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危害一月龄以上的鸭,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很高。常因胆囊、胆管虫体堵塞
0评论2015-10-043787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905
鸭寄生蠕虫病-嗜眼吸虫病
嗜眼吸虫病欲称眼吸虫病。是由多种嗜眼吸虫寄生于鸭及其他家禽的眼结膜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常见于成年鸭,主要特征为眼结模
0评论2015-10-043948
鸭寄生蠕虫病背孔吸虫病
背孔吸虫是由纤细背孔吸虫寄生于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盲肠、直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纤细背孔吸虫对鸭、鹅尤其是雏鸭、雏鹅危害
0评论2015-10-043743
鸭寄生蠕虫病鸭舟形吸虫病
鸭舟形吸虫病是由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气管和支气管内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放养鸭群。其临床特点为咳嗽、气喘和呼吸
0评论2015-10-043671
鸭寄生蠕虫病-绦虫病
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常见寄生虫病。常引起鸭感染发病,尤其对幼鸭危害特别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0评论2015-10-044056
鸭寄生蠕虫病-鸭鸟蛇线虫病
鸭鸟蛇线虫病俗称包包病,又称鸭丝虫病是由鸟蛇线虫寄生于鸭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侵害雏鸭,在流行地区发病
0评论2015-10-049670
鸭寄生蠕虫病-鸭棘头虫病
鸭棘头虫病是由棘头虫寄生于鸭的小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本病除鸭发生感染外,其他家禽如鸭、鸡、天鹅以及其他野生游禽均可发生感
0评论2015-10-043960